今天(4月4日)是清明节
清明祭英烈
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
是回望、是传承,更是永恒的致敬
每一段英勇往事 每一个烈士精神
都在时光中铸就不朽的丰碑
人们大多记得
烽火硝烟里、铁血战场里
敢于杀敌保家卫国的勇士
但有一群人
却在山河无恙后
继续以坚定信仰
以生命赴使命
默默守卫我们的家园安康
“火凤凰”向秀丽
“学雷锋做好事”,雷锋精神影响一代代中国人,但他却说 “我决心永远学习向秀丽同志坚定的阶级立场,敢于斗争的精神”。那么,向秀丽烈士为何值得我们如此铭记?
展开剩余88%向秀丽照片
向秀丽(1933-1959),广东省清远市人,中共党员,生前是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工会委员、班长。1958年12月13日,为避免工厂燃烧酒精爆炸,只身扑火,下半身完全碳化,次年1月伤重去世,年仅26岁。
1933年,向秀丽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的店员工人家庭。向秀丽的成长经历是曲折的,小时候为生计所迫,到地主家干活,常常遭受毒打。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向秀丽才随家人一起回到广州,自此在化学药厂工作。
1952年,广州市荔湾区党委派工作组进厂,发动工人,准备建立工会, 向秀丽第一个提出入会要求。1954年,通过参加组织学习,她成为工会干部,同年9月加入青年团。两年后公私合营, 和平药厂并入何济公药厂,向秀丽在何济公药厂当了一名包装工。
1958年寒冬之夜,向秀丽所在车间突发火情,一瓶酒精倒地倾泻后受附近正在使用的煤炉影响,迅速燃烧了起来,而不远处就存放着60多公斤随时可能爆炸的金属钠!向秀丽知道,如果金属钠爆炸将引起多大的后果, 千钧一发之际,她毫不犹豫扑向火海,用自己的身体阻挡火势蔓延。来势凶猛的烈火吞噬了她的身躯,67%皮肤严重烧伤, 她苏醒后第一句话却仍是牵挂工厂安危和同事安全。这位26岁的巾帼英雄,以生命为代价避免了一场灾难。
在医院抢救中的向秀丽
向秀丽逝世后,安葬在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。她生前所在化工车间附近的上九路、下九路一带也被命名为“秀丽街”。如今,《向秀丽》连环画、向秀丽纪念馆、“秀丽楼”“向秀丽青年突击队”…… 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生动记录着向秀丽的故事,无声诉说着她短暂却光辉的一生。
勇扑山火“三英雄”
从化区的石门公园“三英雄”广场有着三棵木棉树,木棉树又叫“英雄树”,如今它们已经在这里风雨砥砺了近六十载,像守卫的士兵一样默默守护着真正的英雄。
木棉树附近是三英雄烈士墓(衣冠冢),这里同时也是他们献出生命守卫的地方。三英雄,是指严群英、梅锦康、刘桂东三位知青。1966年2月9日,从化县大岭山林场失火,他们挺身而出、勇扑山火,用年轻的生命保卫了国家财产。
严群英烈士
严群英,原为广州南源街街道青年(现广州市荔湾区),牺牲时年仅18岁。
1965年6月严群英响应党的号召到林场工作,初到大岭山,她便 创下一天补种150多棵杉苗的纪录, 并通过创新方法提升运木效率, 她说她的理想是“将荒山变绿林”。同年12月,严群英参加了共青团。
梅锦康烈士
梅锦康,原为广州西村街街道青年(现广州 市荔湾区),牺牲时年仅17岁。
1965年3月,梅锦康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林场建设, 他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和先进生产者。在梅锦康的管理区域, 80多万株杉苗茁壮成长,成为全场乃至全县最好的苗圃之一。梅锦康对自己要求严格,积极追求进步。1965年年底,他参加了共青团。
刘桂东烈士
刘桂东,原为广州东湖街街道青年(现广州 市越秀区),牺牲时年仅17岁。
1964年3月刘桂东响应党的号召,主动报名到大岭山林场工作。刘桂东年纪小,身体也比一般人瘦弱一些, 但却有无限的工作激情,与同伴们也相处得非常好,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“东儿”。通过学习《纪念白求恩》等文章,他深刻认识到 造林就是干革命事业, 立志在大岭山扎根,把一生献给祖国的绿化事业。
1966年2月9日午时,大岭山林场6名外地农民在清除杂草、焚烧芒草时,由于防火准备不充分,引起了山林大火。火势在强风助推下迅速在林中蔓延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,大岭山林场职工、周边公社农民、机关干部、工人、学生及解放军战士等 3000余人紧急奔赴火场展开扑救,其中就有严群英、梅锦康、刘桂东三位知青的身影。
在抢险过程中,严群英、梅锦康、刘桂东英勇无畏地冲锋在前。他们用树枝制作打火棍,率先冲入火海,砍出一条隔离带,避免火势再次蔓延!每个人身上都是汗水、草灰,手上脚上都布满一道道血痕,但是他们没有停留。
扑灭山顶的烈火后,严群英等人又 主动请缨去支援山脚的灭火工作。然而,天黑路陡,队伍逐渐分散开。严群英、梅锦康、刘桂东等人冲锋在前,风向却意外突变,一丈多高的烈焰将他们紧紧包围住。
严群英在烈火中跌下陡坡,当场牺牲;刘桂东和梅锦康也因伤势过重,经抢救无效先后离世。同年11月,三名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。大岭山林场特立碑纪念,并将安葬地命名为“三英雄”墓地。
“‘铁脚’践诺言”曾宇恒
曾宇恒,广州番禺人,生前任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政工办三级警长,先后在分局特勤大队、机动大队、政工办、石碁派出所(支援)工作。 他从警8年,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、三等功2次,获个人嘉奖1次,获评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1次。2022年9月8日,曾宇恒在执勤过程中因疏通路面积水被冲入河涌,不幸牺牲。
曾宇恒照片(图片来源:广州市公安局)
2022年9月8日,广州番禺暴雨如注,31岁的民警曾宇恒在排查盗窃警情时,发现长华创意园路口积水严重。他敏锐察觉排水口堵塞可能引发险情,雨势越来越大,曾宇恒担心积水过高影响群众出行,甚至危及路灯电路导致漏电,威胁群众安全。
在探查完周边环境后, 曾宇恒毫不犹豫冲入齐腰深的积水中清理杂物。然而,就在疏通瞬间,排水口瞬间形成巨大压力差,强大的水流将他卷入河涌。经全力搜救,次日他的遗体被找到,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守护平安的一线。
从警以来,曾宇恒始终兢兢业业。 在特勤大队工作时,他挑灯夜战,笔耕不辍;下沉社区后,他深入调研,用“铁脚板”走遍辖区。“上级部署的工作、自己的思考、偶尔冒出的灵感,他都会认真记录,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不到一个月就写满了。”“办公室的柜子里,除了文件,就是用来充饥的方便面,以及熬夜加班时所用的睡袋。”谦虚有礼、认真负责,是战友们对曾宇恒一致的印象。
“下去驻村,就要负起责任,不仅要‘来过’,更要来得有意义。”曾宇恒用行动践行了誓言。他的英勇与坚守,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!
英雄已逝
精神永存
我们不会忘记
他们用不同方式
诠释着同样的担当
铭记,自有力量
发布于:北京市